首页 > 女生言情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238章 无需点卯了

第238章 无需点卯了(2/2)

目录

然而,陈凡的答案里,真正关于判决的部分是什么呢?

只有尾句【合坐妄举常刑,难受进贤上赏】。

这句话对于一条司法解释来说,失之于空泛,但对于科举判词考核来说,却恰到好处。

科举判词五道,首重文采,只要对律法稍有认识即可。

按照张邦奇的经验,文笔华丽,用典繁多才是通关的秘诀。

因为从唐代开始,一直到如今,判文便首重文采。大梁仍然延续着这个传统。

陈凡看着对方捏着自己的“答题纸”,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心里只觉得有些好笑:“学老师,我点卯的事情……”

张邦奇小心翼翼折起纸来收入袖中,嘴唇颤抖着嗫嚅了半天,这才点了点头道:“准你无需每日点卯,但月考、季考、科考和岁考却不得缺席。”

陈凡大喜,总算搞定“合规旷课”这件事了,他躬身一揖,准备告辞离开。

谁知张邦奇黑着脸道:“我这个教谕刚刚上任,今日【释菜】,你小子不会也不肯到场吧?”

释菜礼是一种祭祀形式。

祭祀对于天下儒学来说,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

根据朱熹的意见,祭祀时不设塑像,而用木主。

何为木主?

其实就是用木片做个牌位,以表示咱们儒家跟佛道两家塑像崇拜是不同的。

儒家的祭祀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释奠礼,另一种叫释菜礼。

这两种祭祀都是用来祭祀孔子和诸位大贤。

不同的是,释奠礼更为正式,一般是要用猪、羊全牲供祭,而释菜礼则只用枣、栗、野菜和鱼来供祭。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每年春秋两季仲月仲丁日行“释奠礼”。

而释菜礼则是生员和学官刚进书院或者官学时举行的。

陈凡虽然弄了个弘毅塾,但他并没有搞这种仪式,因为弘毅塾就是个小小社学,这套规矩对于弘毅塾而言太过于“繁杂”了。

今天听说能见识到“释菜礼”,他还是比较好奇的。

就在这时,一个六十多岁、满脸菜色的老人走入公廨,见到张邦奇后,他拱手一揖道:“张教谕,生员们都已经聚在大成殿前等待,应到三十四人,实到……实到十二人。”

陈凡听到这话顿时感觉心中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

原以为自己已经属于恣意妄为的学生了,谁知道相比于这些人,连学老师的释菜礼都不参加的这些人,自己简直是个乖宝宝。

张邦奇闻言却是一脸平静,微微点头对那老头道:“辛苦了,焦训导。”

原来这人竟然是海陵县学的训导。

陈凡连忙转身朝那人施了一礼,那焦训导似乎有些老花眼,眯着眼看了陈凡半晌才恍然道:“原来是陈兄弟。”

陈凡大吃一惊,这可是县学的副校长啊,竟然跟自己这个学生称兄道弟。

可见张邦奇似乎对这个称呼也不吃惊,他这才恍然,早前听说县学里学官跟生员称兄道弟,原来这是真的。

这么一说,释菜礼都敢不来的二十一人,他们的行为也就“合理”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