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2)
经没有其他亲戚了。
袁芳说:“我是我,我的路自己走,你找他们没用。”
顾明知道袁芳的想法,但是还是依照的传统的礼节,毕竟顾明自己家里的老人也是要面子的。袁家也知道左右不了袁芳,收了顾明的礼,还加了一些添头让人给袁芳送了过来。
两个人的关系也算是正式定了下来。只是顾明因为顾及到袁芳的名声,都是早出晚归,不再像以前一样偶尔在张家岭过夜,表面上还疏远了一些。
按照朝廷的规矩,杀匪护乡是地方保甲的功绩,应该上报朝廷予以嘉奖。
但是张凤兰找辛宝久打了招呼,说这是孩子不懂事,不知道畏惧,请辛宝久“包涵”一点。辛宝久也就按下了,再说光饿死的灾民就有数千人,死一些灾民不算什么,张家岭救的人也是最多,两相抵消也说得过去。
云龙镇,钱粮柜衙门。
钱粮柜衙门是吴家和李家出钱重建,因为在大家族重点守卫的地方,虽然这次云龙镇再次被烧了一半。但是吴家和杨家的北街,算上一些大商行,都没有损失。
另外一个土匪没动的地方是南街百家巷,因为百家巷住的都是官宦人家,家里都有家丁护院,历次匪患已经形成了联防联保的习惯,土匪们也知道厉害,没动那里。
副衙后院的大厅里,顾明眯着眼睛听着辛宝久和各家族的族长相互恭维。
辛宝久身形略有些干瘦,光面无须,绍兴口音。他是师爷出身,按说京山县令李文贵是他的东家,但是辛宝久却靠上了顾明,或者说顾明背后的门路。辛宝久请顾明来,是因为百家巷的人看不起这些“土财主”,也不需要这些家族保护,这些人大多也不用交税。所以一直以来与本土势力视如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辛宝久也没有太多办法。
朝廷维新虽然失败,但是洋务派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朝廷向洋人开战,这个时候张之洞联合南部五省推李鸿章为主,进行东南自保,实际上是放弃了北上抗击洋人,北洋新军也作壁上观。皇上与老佛爷出逃,京城失手。李鸿章北上与洋人和谈。
辛宝久就迷茫了,不知道要往何方。
可是这些事,大家关心吗
没人关心,各大家族眼睛只看着眼皮子下面的利益,虚伪的恭维声中满是尔虞我诈。有报纸说洋人与八旗军开战,海滩上数万人观战叫好,仿佛杀的不是国人。现在辛宝久算是明白了,只要洋人不触犯这些家族的利益,换什么人当政也没关系。
辛宝久脸都笑僵了。
而顾明一直闭着眼睛,就算是脸上看不出表情,辛宝久也知道顾明的耐心已经到了极点了。
“各位家长都在这次匪患中保护了乡里平安,居功甚伟,在下一定报请朝廷嘉奖。只是这一次南下的灾民可能是团匪,诸位怎么看”辛宝久一句话让场面冷了下来。
有一个家长甚至低声问:“团匪还是毛匪”
大李家湾是这里最大的家族,家里也有几位在外为官,所以还算知道为什么义和团变成了团匪。
“辛大人,我想我们这次遇到的不是拳匪,中间没有遇见打神拳的匪人。先前不是说朝廷要成立地方团练吗怎么出了团匪”老头思维还算清晰,但是他知道的太少了。
辛宝久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只好顾左右而言它:“朝廷与洋人开战,败了,洋人进了京城,老佛爷和皇上西巡去了。李中堂大人主持和谈,赔款是免不了的。朝廷恐怕要增税。”
辛宝久如果不提及利害关系,恐怕场面依旧是无动于衷。
不过没想到,众人依旧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反而各自端起了茶碗喝茶。辛宝久气乐了,看来他们知道朝廷要增税就必须求着他们。所以端起了架子。
依旧是李家的家长笑道:“辛大人,这两年,朝廷又是开班新学,又是搞新军造枪造炮,没少收银子,都是各家出的。庄稼地里就那么一点粮食,值不了多少银子。只是朝廷支持商户建厂经商,商户们门路多,总比我们在地里刨食强。这连遭匪患,我们那里还出得起银子”
一众人等都争相附和。
顾明实在听不下去了,睁开眼睛一甩袖子拱手道:“辛大人,在下还需要给学生上课,先行一步。”
辛宝久连忙站起来:“顾先生,各保甲都到了,张家的大伢人还小,没来,还请顾先生代为传话。”
顾明冷冷地说:“辛大人,话我代为传到,不过我是云龙新学的校长,和张家没什么关系。不过张大伢只有十岁,还知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顾明头也不回地走了。
顾明虽然没给辛宝久面子,但是辛宝久还是觉得心里痛快。
辛宝久没说什么。但是下面却一片谴责声。
“这留洋的学生可把张家糟践坏了,欺负大伢年纪小不懂事,把家都败光了,全养了泥腿子。到时候还想造反不成”
“听说教得大伢把田地都分给了泥腿子,只收三成的租子,不就是看大伢家里没人,这是败家啊。”
“还给泥腿子的娃娃读书识字,到时候奴大欺主喔。”
辛宝久看着看着混乱的大厅,浑然生出一种无力感。
张家岭,张春以自己年纪小拒绝了辛宝久的邀请。他要和护卫队相处一段时间。
张天这些护卫队的成员当时还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接受的灾民和孩子们的增多。他们的心理出现了一些变化,他们开始躲开护卫队以外的人。哪怕接收过来的河南人并没有对他们产生什么异样的情绪。
军队是杀戮机器,但是人不是,军队的存在必须有更高的理想才能支撑。否则兵就会变成兵痞,变成和土匪没什么区别。这不是金钱和福利待遇能够代替的,就比如其它家族中的家丁护卫的薪水绝对比张天他们要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