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国色江山 > 分节阅读 176

分节阅读 176(1/2)

目录

已入库,还有480吨铜料和其他一些佛郎机人需要的货物,年底之前都不用再为海贸的事发愁了。”

“只是军队需要的棉衣、棉裤和刀枪盔甲还没到货,这个月恐怕还要出去两次。”

小影轻抚朱道临刮得很干净的脸:“夫君,妾身和如烟想办个缝制衣袍的小作坊,你看行吗”

朱道临微微吃了一惊。

城里紫竹园的纺织工坊有个服装车间,使用180多台缝纫机制作出轰动大江南北的各种成衣,生意越做越红火,别人还无法效仿。

研究院机械小组特别抽调的五名高手一直在进行缝纫机的研究仿制,至今已解决70的零部件制造技术,正在对高精密度的牙床和联动机件展开攻关,估计两年内能解决所有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生产出加工皮革、帆布的大型工业缝纫机。

为了节省时间,朱道临只能继续购进缝纫机以扩大生产满足需要。

这两个月来,陆建民已经为他购买到5,000台“飞人牌”缝纫机、300台脚踏式锁边机和扣眼机。

为了防止零部件损坏后无法及时复制更换,朱道临特别吩咐陆建民购进大量零配件和各型号缝衣针,数量足有2,000箱,足够使用10年以上,这回之所以没有运回来,是因为朱道临打算利用进口棉花的便利,在瀛洲台北县开设两家大型纺织印染厂和两家被服厂。

如今整个世界正处于小冰河期中最冷的时期。

未来十几年里,大明北方地区乃至长江流域各省将会出现大面积干旱、蝗灾和洪水,还要苦苦煎熬30年气候才会逐渐回暖,价廉物美的棉麻制品必须作为保障军需、改善民生的战略物资统筹使用。

染织与被服加工业技术要求不高,但意义重大,利润丰厚。

在此之前,朱道临已经做出决定,把这个大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经营,必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仅是麾下军队每年消耗的数十万套被服就是一件大事,几乎和武器装备一样重要。

s:泣血求订阅谢谢您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三二一章股东会议

不过,尽管染织与被服加工业对于如今的朱道临而言非常重要,可是面对小影的请求,他不得不认真对待,更不愿让自己的妻妾整天无所事事。

略微考虑,朱道临立刻表示支持:“我家小影心灵手巧,做出的衣衫裙袍绝对是一流的,我支持只是,这个工坊你们打算开在哪里规模有多大”

小影一听欣喜不已,骨碌碌爬到朱道临身上献出香吻:“我们商量好了,就开在东苑里,我们已有20台机器,还想要80台缝纫机器和5台锁边机器,专做女人的生意,你看行吗”

朱道临听完这种玩票性质的生产规模,大为放心:“没问题,只是东苑变成作坊就不好住人了,如烟怎么想的”

“我们姐妹都商量好了,如烟妹妹搬来和妾身一起住,如是丫头和媚丫头一直和徐拂姐姐住在西苑,地方宽着呢,够用了。”羞涩的小影把脸贴在朱道临肩膀上,不敢看朱道临的眼睛。

朱道临颇为诧异,转念一想立刻明白其中真意,捧起小影红扑扑的小脸,含笑问道:“老实坦白,谁出的主意”

小影知道瞒不过精明的丈夫,怯生生地把原因如实道来:“妾身和如烟妹妹与夫君成亲快一年了,都想要个孩子为夫君传宗接代”

“徐拂姐姐身子不好,一直觉得自己对不起夫君,她说夫君疼爱她、疼爱我们所有人,不想让我们这么早有孩子,每次行房都要算日子,以免妾身几个怀孕,就连如是丫头和媚丫头在16岁以前都不让侍寝。所以只能指望妾身和如烟妹妹了。”

“妾身觉得很有道理,圣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妾身和如烟妹妹都不愿做不孝之人,所以恳请夫君原谅我们的自作主张吧”

朱道临听完非常感动,搂着心爱的女人安慰道:“别着急,过完今年你就17岁了。再等一年我定会让你生孩子,如烟也一样,必须满18岁才能怀孕生产。”

“别看你们似乎都已成年了,可骨骼和体内的器官还没长好,太早生孩子对身体伤害很大,我不想看到你们今后因为太早生孩子落下病根,我想让你们个个都长命百岁,健健康康地陪着我,一起开开心心地过完这辈子。”

“妾身明白夫君。妾身好爱你”

“我也爱你下来吧,好好躺着,身体不方便就别惹我了。”朱道临侧过身,把浑身发烫的小影搂在怀里。

小影愤愤不平地打了朱道临胸口两下,紧紧贴在朱道临怀里不再动弹,喘息稍定忽然想起件事:

“夫君,前两天玉蝉师弟来找你好几回,说是师父请你共商大事。昨天一早师父忽然启程前往茅山祖庭,大师伯和两名祖庭派来的执事同行。妾身觉得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朱道临沉思片刻,嘿嘿一笑,搂紧了小影:“别担心,是好事快睡吧,天亮我还要准备股东会议,再不睡就没时间了。”

上午八点刚过。树枝上凝结的白霜尚未融化,安静多时的虎山正院开始热闹起来,博孚钱庄各大股东前呼后拥陆续到来。

朱道临带着心腹幕僚叶良辰恭候在大院门口,向最先到来的应老爷子行礼问候,然后一把抓住乐呵呵的应昌培。强迫他与自己一起站着,迎接陆陆续续络绎到来的前辈。

装上条假腿却和常人没两样的叶良辰哈哈一笑,和慈眉善目的应老爷子一同进入院子,前往中院暖和的后书房喝茶等候。

魏国公徐弘基、隆平侯张拱薇、镇守太监吴景贤等股东带着儿子或亲随同时到达。

两个月前死缠硬磨从应老爷子手里获得5股份转让的忻城伯赵之龙,此次也笑眯眯地出现在了朱道临面前。

博孚总号的五名资深智囊最后抵达,一个个精神矍铄,满脸笑容,显然是对钱庄的高速发展和优异业绩深感骄傲。

众人寒暄完毕,进入院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