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0(1/2)
么看都有些不正常。
枚皋带着被梁啸打伤的公主府侍者来到椒房殿,拜见了窦太主和皇后,传达了天子的意思。
皇后一听脸色就变了。“刚刚那个郎官是梁啸”
枚皋点点头。“陛下有事问他,待问完了,会让他来向长公主和皇后请罪。请长公主和皇后稍候。”说完,他躬身而退。
窦太主和皇后互相看了一眼,气氛尴尬,皇后更是欲哭无泪。她们母女刚刚还想着怎么利用之前的一点人情来拉拢梁啸呢,没想到先发生了这件事。母亲的侍者在宫里撒野,发生冲突的对像居然就是梁啸。
这简直是石头还没搬起来,就先砸了自己的脚。
人被打了,想拉拢的对象得罪了,还落下了把柄在天子手中。纵容随从在宫里撒野,这事可大可小。如果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就像窦太主以为的那样,来自穷乡僻壤,无权无势,欺负也就欺负了,天子绝不会为了他不给窦太主面子。可如果是天子喜欢的人,那就完全两样了。
天子为了梁啸面折田蚡,又让王太后碰了个软钉子。而她们之所以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也是因为梁啸目前还没有依附任何一个贵戚。没曾想,还没来得及拉拢,先把梁啸给得罪了。
“阿母,你身边的这些人也该管教管教了。”陈阿娇急了,有点口不择言。“你知道女儿等这个机会等了多久吗”
窦太主面红耳赤,自责不已。她当然知道这个机会有多么难得。太皇太后过世,田蚡为相,窦婴却一直没有等到任何任命,赋闲在家,陈家更是没得到任何好处,危机深重。好容易看到天子和王太后不合,有乘虚而入的机会,没想到却被自己亲手毁了。
“事已至此,你怪我又有什么用”窦太主恼羞成怒。“难道还要我向一个小小的骑都尉道歉不成”
“阿母,你还记得卫青的事吗”陈阿娇怒了。“亏得卫子夫生的是个女儿,她要生个儿子,这椒房殿就得易主了。如今卫青是天子的近臣,都是拜你所赐。”
“你这孩子,怎么怪起我来了卫子夫得宠,不就是因为她生了孩子吗,你要是为天子生个一儿半女,这皇后的位置除了你,还有谁能坐卫青怎么了,别说是卫青,就算是天子,若不是我家,他能有今天”
陈阿娇被母亲一顿抢白,又提到了她最大的软肋,气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因为她不能生育。成亲多年,她的肚皮一直不见动静,这是她最大的短处。
可是,这能怪得了她么这么多年了,宫里那么多女人,能为天子生孩子的不就是卫子夫一人
见女儿伤心落泪,窦太主也有些不忍。她长叹一声,揽过女儿的肩膀。“好了,好了,是阿母的错,阿母想办法弥补就是。这孩子的事也不能怪你,好在你还年轻,抓紧时间医治,还有机会。”
陈阿娇抹着眼泪点点头。她一边和窦太主商量如何挽回,一边让人去宣室殿看看情况。过了半天功夫,侍女回来了,梁啸正在宣室殿与董仲舒论道,两人争得很激烈,董仲舒老夫子被梁啸逼得理屈辞穷,快要抓狂了。
一听说董仲舒这三个字,窦太主愣了一下:“董仲舒那可是先帝朝的大儒啊,他会输给梁啸”
宫女生怕窦太主不信,连连点头。“真的,我亲眼看到董老夫子的弟子吕步舒了。”
第377章大一统
梁啸和董仲舒的论道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梁啸有自知之明,他对汉史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对经学却是一窍不通,连经学原文都没读过,如何能与精研公羊春秋数十年的董仲舒论道一旦陷入对具体经义的争论,董仲舒分分钟秒杀他。
所以,梁啸绝不在细节上纠缠,一开始就直奔董仲舒的要害:你们公羊学派所传的春秋是孔子所传的原文吗你们所说的义理,是孔子想要表达的义理吗
按照经学的分类,公羊春秋是今文学派。
所谓今文经学,就是秦亡以后,通过记忆默写出来的经文,最典型的就是伏生所传的尚书。伏生传尚书时已经九十多岁,又说一口齐语,被派去学习的晁错等人根本听不懂,只能由伏生的女儿羲蛾翻译。
换句话说,现在所传的尚书是不是伏生所传的尚书都要打个问号,更别提是不是孔子所传的尚书了。后来古文尚书问世,与世传的今文尚书就有很大的区别。
当然了,这个时候古文经学还没有出现,所谓的经学都是今文经学,也就不存在今文经学这个名字。但是梁啸和司马迁聊天的时候,听司马迁说过一些关于公羊春秋的事。司马过对公羊春秋很感兴趣,他的大一统理念正是来自公羊春秋,知道公羊春秋同样有传承不明的问题。
也就是说,公羊春秋的文本不仅不是真正的古籍,其传承也众说纷云,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
梁啸问董仲舒:你怎么证明你的思想就是孔子的思想,而不是自己编出来的
没等董仲舒解释,梁啸又强调了一句:证据。你空口说白话没用,你得拿出证据。
董仲舒哪有证据。
要换了旁人,比如像梁啸这样的泼皮,干脆撕开了面皮,你管我这个是不是孔子说的。你就说对不对。可惜董仲舒不是梁啸,他做不出这么不要脸的事。儒者讲尊师重道,讲师承,讲字字有来历。哪怕是自己的发明也要归功于先贤。让他说这些理论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打死董仲舒也做不到。
其实,这也不是董仲舒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人的习惯。比如黄老之道的经典黄帝四经,再比如后来凡是中国人。不管读过没读过,至少都听过的黄帝内经,都要托古人的名字,所以刘安才会在淮南子里说:“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可是梁啸不管这个,他只揪住一点,你得拿出站得住脚的证据,证明你的思想真如你所说,是来自于孔子,而不是自己臆造。没有直接证据。你也得有经得住推敲的逻辑,而不是似是而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