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2)
严江点头,有些可惜这名公子并没有超高的洞察力,对创造发明没有兴趣,在这点上秦王做得就比他好,先前他带来的种子推广,秦王都是亲自盯着的,出的成绩还给他过目,显示自己做得有多好。
终于,赵嘉有些沉不住气了:如今赵国危机四起,燕赵之争已有三年,仍无止歇之意,粮草空耗,又有诸国虎视眈眈,不知先生可否教我?
终于问到正题了么,严江微微一笑:可教又如何,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话说的太扎心了,赵嘉不由苦笑:若先生有办法,嘉便举荐你于太子迁身前,以上礼待之。
这话可笑,你弟弟他都不会听你的,又如何会听我的。严江淡淡拒绝。
赵嘉面色为难,许久,才低声相求道:我读严氏之学,文彩华章,皆是利民之举,我赵国四战之地,图强求变,是以才想向严卿求利民之举,不知可否赐教?
这话就说的很好听了,我读你的书,你一心为民,教我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办法不行吗?
严江不由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那,公子请讲。
说吧,想要什么?
赵嘉突然沉默,许久,他轻声道:为王。
我是秦人。严江幽幽道。
赵嘉凝视他数息,斩钉截铁道:你不是。
这都看出来了,严江终于觉得小看了这公子,不是因为他有野心,而是因为他居然敢在自己面前说这句话,这分明是看出他轻蔑王权,是如今少有敢于助他的人了。
那是要否相助呢?
为什么不呢?
严江心中搞事之心蠢蠢欲动,但又强行按住,这可是秦灭六国的最大阻碍,天下一统出什么差错,他就是大罪人了。
秦王灭六国势不可挡,赵嘉挣扎不了的。
哦,你要我如何相助?严江笑问。
闻先生有寻仙之术,求先生救我父王一命。赵嘉跪拜道,我弟赵迁素来行事乖张,只要父王多此时日,他必会恶了父王,赵国如今危难,现太子非名君之相。
严江的笑意微微收敛:那,还请公子举荐。
这么快就要见赵王了么,回到故国不能乱来,就很难过了。
-
大雪纷飞,今年的冬天甚冷,除了天气,还因为如今咸阳的气氛。
郑国疲秦事败,吕不韦首当其冲,当年是他一手推进了郑国渠工程的进行,后来更是献嫪毐于太后,两罪相加,已被秦王去了相国之位,目前闭门思过,不见外客。
昌平君取代了吕不韦的位置成为相国,这位有着一半楚血的秦国宗室与本地贵族上书秦王,言称外国客卿入秦,皆为本国利益,其中间谍甚多,请秦王逐六国客卿,以正国统,防奸计。
秦王悦书后,并未回应,于是贵族大臣们再度上书,请秦王逐客,有些性急者甚至已经备好了逐客名单,从李斯到张苍,还有一众于咸阳学室中拓印文章的六国士子,都在被逐之列。
城墙之下,高台之上,韩非喝了一点水酒暖身,从高台上走下,不再继续讲解法家学说,来秦两月,他考察了秦地之律,对自己的学说有所改进增减,虽然瘦了许多,身体却更加精神。
师兄,一名五十余岁老者微笑着在一旁等待,你倒是日日不缀。
师弟、倒是悠闲。韩非系紧披风,看向李斯。如今秦王有逐客之意,他有罪之身倒是不惧,这位师弟入秦近十年,好不容易得秦王赏识,怕是要一朝尽输啊。
我已经上《谏逐客书》,陈弊逐客之害,王上英明大义,雄才远望,意天下之,又怎会逐客?李斯并不着急,他太了解这位年轻的秦王了,灭六国,怎少得了六国之人?
韩非叹息一声,远远望向咸阳宫那高大的宫阙,叹息如此帝王,为何就没生在韩王宗室之中呢?
果然,如李斯所料,很快,便有王喻传来的,秦不逐客,不仅不逐,还昭告天下,称秦需六国英才,入秦则为秦人,一概等同视之。
一时间,朝臣皆呼我王英明,至于其中有多少是真心,秦王政从未在意过。
天寒地冻,精致的青铜地炉中,碳火悄声燃烧,秦王正于舆图之前,凝视图画,沉默不语。
其面前,王翦、桓齮、杨端和三位大将静默听命。
其中桓齮神态气势最为霸道,他刚刚从赵都邯郸归来,解了燕国灭国家危,立下大功,相比之下,王翦与杨端和虽有大军出征,却并未得到什么战功,徒然浪费粮草。
诸将军看,燕赵之争可起否?秦王平静道。
三位将军对视一眼,桓齮首先出例:督亢之地紧要,燕赵必战。
秦王政目光落向邯郸:既如此,攻邺。
领命。三将齐齐跪下,互视一眼,面露喜色。
邺城乃邯郸的第一门户,拿下此地,隔水便可见南长城,背靠魏国,等于是颗钉子扎入赵国后颈,可轻易直攻要害,王上,这是不想让赵国有片刻安稳了。
退下罢。秦王虽下令,但并无喜色,惹得一坐将军略有疑惑,却不敢多问,随即告退。
见诸人退去,秦王政静坐许久,突然伸手,在案前轻拨筝弦。
铮铮纵纵,弦响神清,宛如水滴窗檐,难以入耳。
秦王嗤笑一声,按弦起身,径自出门。
见天高云远,飞雪世间。
知礼明仪,收六国英才,民以殷盛,国以富强他轻笑一声,负手远眺望,即入秦国,便为秦礼秦制,为吾所有,何人可争?
阿江那等眼光,赵嘉那般以声乐小术献媚,能留一时,难留一世。
待这山河共我,六国皆灭,天下何景不可共赏,何乐不可共听?
第57章对比
人的才华是掩盖不住的。
赵嘉请到严江的事情很快在赵国上层流传开来。
由于地域的隔阂,赵国关于严江的流言非常玄幻,有人说他能阻了秦王残暴,让母子和睦,救下一干直谏大臣,有人说他有知天下事之能,可以见寒冻知妖星,还有人说他是新的圣人,以纸印之术教化天下。
但诸子百家对这位的新学说基本都是持的批判态度,毕竟同行是冤家,而且在荀子老子孟子韩子的对比下,这位的文采可以说是十分不堪了,一点没有简洁与华美,虽然偶尔有妙句夹杂其中,可毕竟还是太过直白,至于说其中的计算定理学书的都是志在治天下世者,那些匠人之理学之何用,难道要去造车做磨,打铁冶铜不成?
倒是这位的长生之术传得十分广,听说曾为秦王讲道,而且被秦王大为赞赏,连他游历六国都要给六国之主发函,谁敢慢侍必然举兵攻之,这可是当年商鞅都没有得到的待遇。
于是赵嘉的门庭再度热闹起来,许多上年纪的人都想听听他的长生之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